为什么火车硬座的座椅设计感觉有些反人类?

发布时间:2024-04-03│ 来源:金灵

  以当时的生活水准和技术条件而言,硬座车厢的设计其实颇为合理。而且突出的重点是——多拉人。

  以前的铁路机车是蒸汽机车,后来发展到内燃机车,到上世纪90年代电力机车才慢慢的出现。至于高速动车组则是新世纪才出现的。以前的列车速度慢,就造成长途铁路客运其实是一个时间比较久的过程,动辄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。我坐过最慢最长的一次绿皮车是从上海南站到重庆菜园坝火车站,全程接近72小时,三天三夜。还好买的是硬卧。

  在这种长途,慢速的乘坐过程中,铁路运输部门必须尽量提高运力,且能兼顾乘客饮水和用餐的需求。所以才设计这种118个座位,采用高直靠背面对面有小桌的设计。既能多拉乘客,又能方便乘客喝开水,吃东西。至于人体工学方面的舒适性要求,就要靠后考虑了。

  高速动车组出现后,铁路的工作速度发生了质变。以前从上海到北京内燃机车需要18小时,现在只要4-6小时。客流量再大,多开行几趟就行了。这样每个动车组车厢就无需多拉乘客,而且乘客餐饮的需求也不那么迫切。长途快速比坐飞机也就稍慢而已,那样就要在座椅的舒适度方面下功夫。所以现在的高铁动车二等座车定员100人,排排坐,采用可调节的软座椅,靠背后有小桌板的设计。一等座车定员更是只有51人,扩大了座椅前后的空间,乘客可以躺平更加舒服。

  再多说几句,因为动车组/高铁是全列车厢都有动力输出的设计,输出功率非常大,加上特殊的轨道标准,所以跑的贼快。

  我们知道铁路基本是不存在超车这个概念的,除非是前一辆车在车站停靠时,后面的快车才能超过它。所以蒸汽机和内燃机时代,因车头的牵引力有限——“多拉”和“快跑”就成了一个矛盾,而且快跑也基本没办法实现,如果不提速,那么同一条铁路线上同时单向开行的客运列车数量必然有限,太多了就容易出事故了。因为车站数量有限,车站的并列铁轨也有限。

  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——不能够实现“快跑”,就只能从“多拉”上做文章。也就只能牺牲座位的舒适性,换取尽量小的座位尺寸和占地面积来实现增加座位数量。就这还不够,曾经的春运无座票都卖的比有座票还多。定员118人的车厢里塞进去两百多乘客是常有的事。

  不过偶尔也有遇到硬座比现在的动车还舒服的时候,因为快到终点站下去一多半乘客,这时候硬座可以横躺着睡觉。

  有人投了催更,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结合小时候乘坐火车的记忆,发现确实现在的普通空调硬座车,和很早以前的没空调的绿皮硬座车的座位样式还是有区别的。

  这个区别就是——现在的K字头,T字头等列车硬座车厢的座位其实是改良了一次,但结果却并不理想:改良后的硬座更加不舒服了!

  通过这两张照片对比,很清楚的发现:老式硬座车厢的座位,那真的就是“硬座”。就是个木板加很薄的海绵垫+人造革绿色外皮。靠背是近乎90度角垂直的!这样虽然人的上半身虽然不能向后倾斜,但坐着的时候臀部和大腿的受力面积是增加了的!其实并没有特别不舒服。

  后来改良的硬座是加厚了靠背和坐垫的海绵,背靠背的椅背做了梯形的设计,略微加了点倾斜角度,上面还有个略微凸出的靠枕,变成了假软座。这样其实有两个问题:

  1.硬座的横向尺寸没变,增加了靠背底部宽度,就牺牲了坐垫的深度!减少了臀部和大腿的受力面积。

  2.高靠背设计是为了不让背靠背的乘客后脑勺碰到,但这点倾斜度和头部高度的靠枕,反而造成了坐着的时候脊椎向前弯曲!就是那种窝着脖缩着颈部坐着的感受,腰部也没有接触到靠背受力,反而是姿势不对乘客感觉难受!

  所以我前面的观点还是有点片面,因为就算现在动车高铁不少,K字头,T字头,旅游列车,临时列车的次数也没少多少。所以感觉现在的火车硬座座椅设计反人类是对的。

  首先明确,现在的普速硬座客车大多数都是25型客车,定员都在114-120人左右

  座位局促,靠背偏向直角无法调节,小桌板很小尤其是3+3的布局,吃饭都要轮换座位

  建国以后,国内实行的是限制流动的措施,大部分人被封闭在户籍地,对于长途铁路运输的需求没有那么大

  所以我国第一批生产的铁路客车YZ21,使用的是2+2布局的,定员88人,这是软坐车的密度,虽然椅子也是几乎垂直,但是空间宽敞,可以伸腿

  但是,当时是50年代,确实没多少人有长途坐车的需求,并且当时和火车对比的交通工具可能就是驴车、牛车、拖拉机,坐着不舒服不说,不是慢就是噪声大。这么一比较,火车胜出

  60年代以后,22型客车出现,还是3+2定员108人的布局,木头椅子变成了皮质椅子,但是座位还是垂直的,谈不上舒适。不过大部分旅客仍然没有长途需求,只有短途通勤需求,时间会比较短,并且对比的交通工具还是牛车、驴车、拖拉机,火车又胜出了

  到了80年代,那个男的画了几个圈。全国开始放开跨区域流动,当时全国还没有完善的民航系统,也没有完善的长途公交系统。几乎所有的跨省通勤的负担都压在了铁路上

  铁路的需求在短短的几年里井喷式增长,这也造就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新现象“春运”,那可真是一票难求。铁路客车的数量只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,完全没有办法对付短期爆发式的人员挤兑,当时造成了很多严重的事件

  在这个阶段,没有人考虑舒适性,就算是能挂在火车上,只要半路上不掉下来,那也算胜利,因为大家都只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回家。

  2.研发新型客车,也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25型。要求就一点,逼格zen逼格

  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,有相当一部分的篷车(就是带盖的货车车皮)拉人。被亲切的称作闷罐车,漏风,没有阳光,露天厕所是它最大的特点,而且也拥挤异常,也是一票难求

  90年代,铁道部的新车终于下线型客车,因为当时的设计就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拉人,所以最后又在22型客车本来座位空间不富裕的基础上,硬塞了一排座位,定员108-118,一节车多拉10个人,10节车多拉100人,10趟车多拉1000人,这么一算,能够解决好多人的春运座位问题

  新款设计的车辆的生产周期一般在20年,产出的车辆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一般在20年,那么90年代定型生产的车辆,保守估计也要用到2030年,何况现在的车辆是25型的改进型25G,所以乐观估计,2050年前,还是要使用25型客车。

  25型客车的设计使命就是尽可能多的拉,让更多的人尽可能有个座。这样的在90年代,甚至本世纪10年代都是异常正确的。春运运力不足的问题其实是疫情前后才消失的(谁知道疫情之后会不会继续运力不足)

  不过就是10年代以后,我国的高铁系统异军突起。相对舒适的高铁动车组井喷式的进入到了铁路客运领域,当然,对比起尽可能多拉的普速硬座客车,舒适度就极大的提升了。

  以前为了多拉人,所以座椅下部和靠背是90度的直角,这样一节车厢可以拉128人(不带空调的硬座25B);

  后来为了更好的提高一点舒适度,将座椅下部增加了一点弧度,靠着就舒服一点,这样一节车厢只能拉118人(硬座25G/25K/25T);

  现在动车组座椅不仅靠背要调节,座椅还要能旋转,所以前后排间距更大了,一节车厢只能拉85人(极限是CRH2A的部分单节车厢定员100人)。

  后来普速线J动车组,还是本着多拉人的思想,那就座椅仍旧不能旋转,每节二等座车厢定员98人(注意这个98人和以前的普速车118/128的车厢两端布局是一样的,都是2+2,而非动车组的全部2+3布局)

  不过有一点就很迷惑,近些年动车组的座位却越来越硬了。CR400系列的二等座座椅比CRH2A的要硬很多,甚至比普速软座的座椅都硬。

  体验古董基本上都会有这种感觉,乾清宫那炕也不如7天酒店的床垫子。但当时牛呀,坐着公园椅,还日行几百里,哈哈哈

  为了多拉人。现在有高铁了你觉得反人类,但在当时能坐上硬座,已经是幸福的体现了。

  春节回家,首先要抢票,那时候还没有12306,得提前14天半夜三更去火车站排队,黑布隆冬的,定睛一看,队伍已经从火车站排到马路对面了。就这,等排到你了有没有票还不一定呢。你学校离火车站近还好说,离得远的,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痛不欲生。(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)

  没票怎么办?坐大巴,还是排队,然后有些大巴为了省高速费,走下路,时间长不说,颠簸颠簸,不晕车的也能给你整吐了。

  当年很多农民工连大巴都不坐,或许是因为买不上票,或许是为了省钱,直接骑摩托返乡。一辆摩托,拖家带口,千里走单骑,史称“农民工返乡潮”。

  因为这个事,争论了好些年,尤其是民工摩托能不能上高速的问题。从交规和安全的角度讲,当然不能,因为民工摩托往往超载,冬天路又滑,每年都有不少不幸身亡的。但不上高速的话,走下路就安全了?下路路况复杂,岂不是更不安全?每年都有专家讲条条框框被骂何不食肉糜,后来政府妥协了,专门安排交警开路,护送民工潮返乡。

  跟这些相比,你还觉得硬座反人类吗?当年我每逢寒假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幸运地抢到硬座票,因为我们不是始发站,机会渺茫,经常站一夜回家,为啥不坐着?真的坐不下,我买的折叠凳都无用武之地,摩肩继踵,无处下脚。

  现在有高铁了,车次也多了,你开始挑剔硬座反人类了,或许这就是时代发展之下幸福的烦恼吧。

  一、普通火车是外来务工人员来返家乡的重要交通工具,为了运送更多的人只能减少座位的距离并且让座椅靠背竖直。这样综合运力才高,因此导致的不足之处就是牺牲舒适度来换取运载空间。

  三、高且直的背靠背设计,避免了乘客有“碰头”的可能,起到了空间分割的作用。

  高铁座位头部位置是凸出来的,你想靠在位子上就只能低头,时间一长脖子疼的不行。

  过去老一辈出门有个硬座那都幸福死了,你要知道,火车上有多少没有座位,坐在地上,躺在座位下面睡觉的吗,车上有多少人背着三四个甚至五六个袋子在火车过道睡一宿的吗,还有没座位站着到地方,那时出门真是人挤人。

  我记得我们东北刚刚下岗,有的另找工作有的就做起了个体,那时出门进货,为了省点路费,不买票,上了车就掏出个行李袋躺在人家座位底下不敢起来,一觉睡到终点,有时听到查票的,有的赶紧挤进厕所里,等列车员查票过去再出来,那时刚刚下岗,在外面坐车,吃饭都是能省则生,回来都是大兜小兜的往回背,就为了回来少加点费用,多卖点钱。

  慢慢的有钱了,开始买个座位不逃票了,又到后来,知道做卧铺在车上休息好,第二天好有精神拿货了,后来又有了高铁,再后来又有了飞机,现在真好,在家网上也可以订单了,这就是一个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。

  高铁用的那种折叠小桌板,应该算是高科技,或者说高成本,以前都是飞机用的,耐久度和强度方面,几十年前的火车达不到。

  如果你们坐过老旧的长途汽车就会发现,很多可以抬升的扶手,安全带,小桌板,座椅调节装置都是坏的。而硬座火车厢,没什么可以坏的地方。

  而且硬座座椅没那么简单,它的下面是可以放行李的,以前的远行之人会带很多行李,铺盖卷,大包裹,乃至箩筐扁担。甚至会有人躺在座椅下面睡觉。可以说硬座车厢的载人量和行李容纳量都是惊人的。高铁远远不及。

  至于现在老式车厢为何没淘汰,因为平时根本没多少人,都是亏钱跑的,给他们换代干啥呢?

  如果你出生于2000年之前,刚好因为生病需要去省城的大型医院,进入站台上车需要从停靠的火车下方穿过,然后登上另一列火车,而且因为人太多,只能从窗户被大人塞上去。你就不会关心绿皮火车是怎么设计的,只关心能上车。

  看了一圈,大多数都答非所问故意逃避重点,因为为了容量座椅可完全设计成平的,也会舒服一些,但是他故意设计成颈椎那个地方突出来,根据特色主义只有一个答案,就是当初设计的时候肯定是有平的,反人类颈椎凸起的,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三种座椅,让领导拍板,领导觉得平的没有设计,人体工程学太过于现代化他还理解不了,只有颈椎凸起了,看起来上面凸起还挺有设计感,也符合低头做人的感觉,OK就这个了,下属一拍马屁领导英明啊,都说好看,领导眼光就是不一样,于是就这么传下来了。这是在洼地最合理的解释。